川大附中国际部招生人数?
每年情况不一样,根据教育局划拨名额,一般在30人左右,采取小班制教学,分为两个班级(英语、日语)
本文由四川大学附属中学国际部整理发布,欢迎联系预约参观学校
大家好,我是大凯老师,专注AP经济学教学十余年,家长和同学心中的“东半球最好的AP经济学老师”。
每年暑假和开学季,我都会被问到无数次同一个问题:
“老师,怎么才能学好AP?”
AP课程作为美国大学预修课程体系(Advanced Placement, 简称AP)的一部分,不仅是申请名校的重要筹码,更代表着学术严谨性、逻辑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正因为其“高含金量”,很多同学在备考时会感到吃力、焦虑,甚至半途而废。
那么,一个同学究竟要如何努力,才能真正学好AP呢?
今天,大凯老师就从五个关键维度,来为大家拆解。
一、学习能力:AP学习的根本基石
AP课程的本质,是大学阶段的学术内容。与高中课程相比,AP考试更强调对以下能力的综合考察:
理解力:不仅是记忆概念,还要能建立逻辑链条;
逻辑推理能力:把不同知识点串联起来,分析解决问题;
信息整合能力:在FRQ或图表题中,能从大量信息中快速抓住核心;
表达能力:思路正确是一回事,能否清晰写出来、拿到卷面分,是另一回事。
因此,学好AP的第一步,是评估自身学习能力。
对于评估方法,文科类科目,如历史类、英语类学科,可以参考托福成绩;理科类科目,可以根据AP官方给出的课程大纲,大致了解学习内容,看看自己有没有理解上的困难;社会科学类,可以试着学习一些简单知识,再通过做真题,看看自己能否搞定。

如果你是第一次接触AP,或者发现上述能力还有待提升,那么建议先从入门级课程开始,例如:
AP Microeconomics(微观经济学)
AP Macroeconomics(宏观经济学)
Pre-Calculus(预备微积分)
这些课程的难度相对较低,有助于你了解AP的学习要求和考试逻辑,并在思维上逐步“升阶”,为挑战更难的科目做好准备。
二、科目难度:因科择法,合理布局
AP一共有40门课程,每门课的知识体系、考试形式和难度都大不相同。选课时,很多同学容易“跟风”,结果陷入过度压力。
判断科目难易,不能只看5分率。举两个典型例子:
AP Calculus BC:5分率高达44%,但学习难度并不轻松,涉及很多复杂概念和大量练习。它的高分率更多源于“5分分数线较低”。
AP Micro & Macro Economics:知识本身不难,但学习内容细碎,考试卷面对分数要求较高,导致5分率相对偏低。

所以,科学选课要结合:
个人兴趣;
英语阅读能力;
数理基础;
逻辑思维习惯。
例如:数学思维敏捷却不爱大量记忆的同学,AP Calculus 会比 AP Biology 更适合。
同时,也要注意学科之间的组合协同:
AP Micro 和 AP Macro 可以同时学习,效率会比分两年学习更高;
学 AP Physics C 之前,一定要打好 AP Calculus 的基础。
为了帮助大家更全面地了解科目,大凯老师专门写过“AP这科儿难不难”系列文章,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在公众号后台查找合集。
三、托福与SAT的平衡:AP学习的时间管理挑战
大多数9–11年级的同学,都会面临 托福 / SAT / AP 三线作战。如何科学分配时间,是决定成绩的关键。
我的建议是:优先级明确:哪个考试最近,哪个考试更迫切,就先准备哪个。
暑假规划:集中精力攻克托福和SAT;同时可学习1–2门AP科目,为秋季打基础。
秋季安排:学期中要兼顾校内课程,如果年底有托福/SAT的成绩压力,就优先出分,再在寒假补强AP。
寒假聚焦:这是AP学习的黄金期,最好在寒假结束前完成当年考试科目的核心知识点。
春季冲刺:4月前必须完成知识点学习,4–5月全力冲刺AP。此阶段,不建议再兼顾其他大考,以免精力分散。
优秀的时间管理能力,往往是区分高分与低分的关键。
四、选对好老师:学习资源的最大杠杆
学得好,先要跟得对。
AP课程原本为美国高中生设计,对于中国学生来说,语言和思维方式都是挑战。要突破壁垒,离不开优质学习资源和专业老师的引导。
一个真正优秀的AP老师,不仅要懂知识,更要懂:
考试逻辑;
评分标准;
备考节奏。
好老师能把复杂知识讲得浅显易懂,帮助学生快速搭建框架,明确考试重点和答题技巧。
尤其在FRQ、数据分析题、Case Study等题型上,如果没有系统的训练,学生很难抓住出题核心。
每年考前冲刺阶段,我都会遇到不少“临时抱佛脚”的学生——因为前期没有跟对老师,浪费了宝贵的时间,最后只能仓促应战。这不仅影响复习效率,更容易动摇信心。
五、目标与信念:从“我应该”到“我必须”
最后,无论技巧方法多高明,都要靠目标与信念来驱动。
很多同学在遇到难点时选择退缩,并非“学不会”,而是希望“一学就会”。
AP学习,本就不是速成的,它需要耐心积累,需要在“看不到结果”的阶段依然坚持。学习一定会遇到困难和挑战,支撑你扛过去的,一定是要获得5分,学会这个科目的信念。
如果从一开始,你就没有拿下AP的信念,不妨另做安排,不浪费宝贵的学习时间。
记住:
你是在为更好的大学努力;
你是在为未来的学术竞争力打基础;
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必须走到最后。
一个“必须学好”的信念,比任何外部激励都更有力量。

把目标拆解为小步骤:先攻克一个单元、一个章节、一个公式,再逐步积累成全局性的进步。
结语
学好AP,其实是一场综合能力的修炼。
不是每个人都要学十门AP,但每个人都可以通过科学方法和坚定意志,在适合自己的节奏中取得佳绩。
学会选择、坚持、管理、反思、总结,这些过程本身,就是最宝贵的收获。
希望今天的五维解析,能为你理清AP学习的思路,少走弯路,多一些信心与笃定。
每年情况不一样,根据教育局划拨名额,一般在30人左右,采取小班制教学,分为两个班级(英语、日语)
英语方向(AP)13.8万/年;日语方向6.9万/年
川大附中国际部于2011年成立,由四川省教育厅、成都市教育局、武侯区教育局审批办学单位。 川大附中国际部是在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下,由四川大学附属中学牵头,依托美国南加州大学、弗吉尼亚大学、密歇根大学等多所美国TOP100名校的丰富教育资源,而开发出的适应中国国际教育低龄化、精品化、理性化新趋势的课程。秉承博采中西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