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扬大附中整理发布,欢迎联系预约参观学校
暑假将至,意味着26年美本申请季就拉开序幕。(尽管美国近期政策调整频繁引发社会关注,仍有不少家庭基于其全球领先的学术声誉与教育资源优势,还是将美国作为子女教育规划的重要选择。)不知道各位申美本的学生们有考虑在暑假期间做点什么吗?
如果你还没开始规划,那么正好可以直接收藏这篇文章了。
如果你正在规划或者说已经准备好了,那么还可以利用本文对照自己的方案是否合理。相信无论是即将申请的家庭还是在准备中家庭,都会有所帮助。
1申请美本,学术成绩永远是第一位的
校内GPA是美国大学审核一个学生的学术背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参考依据,其他的学术和背景规划一定是在GPA理想的情况下才往上加的,所以千万不要舍本逐末。
那什么叫做理想的GPA?参考美国大学官方公布和GPA相关的学术考核因素有:选课难度、年级排名、总GPA。
如果选课无法再做调整的话,关键还是要在总的GPA以及年级排名方面要做努力。如果想要申请美国前30学校,还是建议把GPA保持在绩点3.7或者年级Top 10以上。
此外,标化成绩也是很重要参考,无论环境怎么变、政策怎么改,SAT绝对录取的重要因素,今年的录取情况也证明了这一点。
2及时了解学校最新动态
埋头做提升自我时候,也要时刻关注学校动态,尤其是你梦校最近有什么新政策。
比如扩招。2月,耶鲁表示自2025秋季开始,将新增100名本科新生的招生名额。
就在几天前,斯坦福大学也宣布,将首次扩招150名新生,这也是50年来第一次扩招。
隔天,跟特朗普硬刚到底的哈佛大学,也破天荒地给即将入学的国际学生发了一封邮件,表示「允许学生同时接受哈佛和另一所非美国大学的录取」,这也是历史上第一次允许找备胎。
按照惯例,新生须在5月1日确认自己就读哈佛的意向,且不能同时承诺入读其他大学。主要因为美国国土安全部施压,该校若拒绝提交国际生纪律记录将面临招生资格撤销风险。此举旨在为国际生争取应对政策风险的决策时间。
哈佛声明强调"竭尽全力保留录取人才,坚信每位入选者都能为校园带来独特价值"。
近期两个举措不仅彰显了美国高等教育界对顶尖人才的渴求,更是其应对财政不确定性所采取的战略性自救。鉴于当前高校普遍面临运营压力,预计后续还将陆续出台利好政策以维持竞争力。小美将持续跟进相关动态。
要知道学校各类动态都可能对录取、入读等结果产生影响,所以一定要关注学校官网或者是订阅官方邮件,这样才能第一时间了解学校的申请形势,并及时作出申请上的调整。
3注意自己是否符合学校的录取偏好
其实每个学校都有自己招生的喜好和偏向,他们更喜欢招收那些能够融入自己学校的校园文化并且有潜力为之做出贡献的学生。
例如普林斯顿非常重视申请者的学术背景和研究实力,喜欢踏踏实实,治学严谨的学生;哈佛青睐在各个方面都比较锋芒毕露的学生,在某个领域非常优秀或者高智商;哥大希望在申请中看到你对学术的热忱,也会重点考查你的家庭背景、高中背景、社区贡献以及个人兴趣。
类似的,各个学校都有自己的录取偏好,大家需要自己去做这方面的研究,保证自己符合所申请学校的录取偏好,这样才有可能被录取。
4参与竞赛
竞赛奖项也是美本招生官重点考察的对象,有一些世界级、国家级的奖项能展示你的学术竞争力。而暑假是一个专注于竞赛、冲击奖项的时间点。
有许多含金量高的学术竞赛在暑假进行,比如纽约时报夏季读写比赛、马歇尔学会经济论文竞赛、哈佛国际评论中学生学术写作挑战赛等等。
顺便给各位带来25下半年国际竞赛的选择:
5增加国际背景
国际背景对于招生官而言,就意味着货真价实的学术能力。一般来说夏校和美国高中都算作国际背景。
当然,利用国际背景的核心并不在于“参与”,而是在于一家被美国大学认可的学术机构对你的学术能力进行认可。
比如参加夏校,如果你能申请进入含金量高的学科夏校,你的学术水平就更容易获得招生官的认可。如果想了解自己孩子参加什么类型夏校,可以私信小美进行沟通。
6奖项和活动要连成一线
之前小美和大家说过,做背景提升活动需要掌握一个全局的思想。活动和奖项的最大的作用并不在于告诉招生官你有多么厉害,而是和文书一起塑造一个有关你自己的鲜明的形象。
在看完你的文书和活动后,展现在招生官眼前的应该是一个真实的你,而不是一个被编造出来的人。
举一个反例,假如说你的活动是高一参加数学竞赛,高二参加英语大赛,暑假去支教,寒假去参加商科比赛等等,这些活动即便获奖无数,也突出不了你真实个性,那就完全打动不了招生官。
所以活动、奖项和文书一定要连成一个主线,展现出你的个人形象。
比如,被芝加哥大学录取的一名学生,从活动开展、主文书、小文书都是人类学相关的,在面试中大谈自己对人类学的热爱,那面试官马上就会觉得这是一个真实又与众不同的申请者,自然而然的,录取概率就会高很多。
7申请材料不能出错
申请之前,一定准备好所有材料,只要你申请过程中一个环节掉了链子,例如填错信息、推荐信老师没选好、再或者文书含有敏感词,类似这样问题,只要有一个环节出差错,申请概率就会大幅度降低甚至直接拒绝。
因此一定要准备好相对应材料,包装好自己同时,不要给招生官挑刺儿的机会。
8家长要适中参与
在申请期间,部分家长都会过多的参与其中。例如选校或者选专业,比较强势家长单方面帮孩子做好决定,但这样的做法是不正确的!
家长在留学中只是辅助的角色,而不是完全的决策者,应该与顾问老师一起合作辅助学生即可。
保持及时良好的沟通是非常必要的,对于学生目前的进度,托福/标化成绩、活动完成度、时间管理、学生申请准备中的心理变化等,都需要随时的沟通与合作。
总之,申请过程中,家长要参与,但一定要把握好参与度的问题。
总的来说,每个申请季的学生都有各自需要面对的问题:有的是GPA,有的是标准化考试,有的是活动缺乏,也有的是文书没有亮点......
即便遇到再多问题,只要及时“对症下药”,做好对应准备,相信这个申请季结果不会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