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开学以来,新府学高中部2023届应届生已经收获了2023QS世界排名Top10名校-英国G5超级精英大学伦敦大学学院(UCL)offer2份,我们也分别对马光裕与邢圃睿两位同学作了专访。同时,我们还收获了2022届毕业生UCL录取一枚。
截至目前,新府学高中部从2021年至今,累计收到了伦敦大学学院的offer7份,专业涉及数学、数学物理、科学历史与哲学、机械工程、体育管理、运动医学、经济与金融等多个领域。
- 郭梓豪,2021届毕业生,科学历史与哲学
- 庞博丰,2022届毕业生,数学物理
- 陈鹏羽,2022届毕业生,经济与金融
- 杜欣钰,2022届毕业生,数学
- 张宸赫,2022届毕业生,机械工程
- 邢圃睿,2023届毕业生,运动医学
- 马光裕,2023届毕业生,体育管理
这7位同学中,应届与往届学长学姐之间有什么共通之处?有哪些值得学弟学妹借鉴的学习方法?他们在学习生活或者升学中遇到了什么样的困难?又是如何克服的?
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再来重新认识一下这些被UCL青睐的新府学少年。
01、再简单说说UCL
在这里,我们略过可以自行百度查阅的详细资料,只简单扼要的说说UCL。

UCL是世界顶尖公立研究型大学,与牛津、剑桥、帝国理工、伦敦政经一起合称英国G5超级精英大学,俗称G5。
UCL,共设11所学术学院,拥有超过100个学术科系与研究中心。学术成就一直是UCL的强项,在研究卓越框架(REF 2014)中,UCL被评为英国研究实力最强的大学,诞生了35名诺贝尔奖得主。
不仅如此,UCL的专业也很强!多个专业位列全英前十,G5名校+顶级教学质量+英国排名前列的王牌专业,UCL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02、郭梓豪的积累与耐心
郭梓豪对科学历史与哲学的热爱来自于小时候父亲对他的影响,在6岁时郭梓豪的父亲就给他讲《史记》中的《项羽本记》,让他对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之后,他如饥似渴的读起了他所能接触到的各类史书,当他读到维多利亚时期英国工人悲惨的生活时,他感到无比的悲伤与愤慨。但那时,郭梓豪的父亲却告诉他“不要仅仅去缅怀历史,要多关注社会现实”。
来自父亲的教导点醒了郭梓豪,已经发生的早已不能改变,但却可以防止类似的事情在现代再次发生。
社会、科学、历史、哲学等一系列领域的积累激发了郭梓豪多维度的思考与想法,而这也恰恰为他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作为11年级转校生,前期的规划工作并没有按照新府学高中部从9年级就开始的节奏开展,出现了两年的空档期。尽管如此,新府学高中部升学中心并没有忽略任何一个细节,依旧利用课上、课下、休息、周末等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带着郭梓豪做School Research,把他落下的所有申请前期工作往前赶,最终将他拉到了与其他学生的同一起跑线。
对于郭梓豪来说,申请是一个细致而漫长的过程,那一个个不舍昼夜的付出与耐心,终将成长的土壤变肥沃,结出美丽的因果花。
03、庞博丰的多元与笃定
“世界上的未知还有太多,我想去了解它们,明白它们原理。”
庞博丰是一个“目标明确,思路清晰,方法得当,结果导向”的极简男孩。但他兴趣十分广泛,滑雪、羽毛球、卡丁车、篮球、台球、钢琴、吉他等等都有涉及。

庞博丰曾担心如此广泛的兴趣爱好会影响学习进度,尝试只关注学习,结果学习效率明显下降。转换个思路,每天留出一些时间在学校弹弹钢琴,让身体放松,让大脑放空,立马事半功倍。兴趣爱好给他带来了多元的生活以及适当的放松。
那么这些多元生活的背后,与“数学物理”有什么关联呢?在发展兴趣的过程中,他发现比如台球的球与球之间和球与壁之间的碰撞、卡丁车的赛道路线、刹车的时机和入弯道和踩油门的时间等等,都有数学物理的应用在里面。也是这些兴趣爱好让他更加笃定在数学物理方向的发展。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不只是一种美好的期许,也是一种脚踏实地的真实感。
04、陈鹏羽的乐观与等待
在初次采访陈鹏羽的时候,他还没有收到UCL的offer,那时的他虽然自己也犯嘀咕:也许要“凉凉”了吧?但他仍然保持一颗积极乐观的心态对待升学。
然后就在采访活动的一周后,陈鹏羽顺利拿到了UCL经济与金融offer。
陈鹏羽是一个幽默阳光的大男孩,与“金融男”的刻板印象大相径庭。就如同《经济学思维》一书中提到的,我们今天的大众始终将经济与钱牢牢捆绑在一起,好像“经济学思维”就是说“赚钱的脑子”,这当然是狭隘的。
面对现实问题,我们不能采用非黑即白的办法,在现实条件的约束下,在收益大于成本的条件下,总有“灰色道路”可走。
在一次经济学课堂上关于GDP算法的学习中,陈鹏羽对知识本身有了些许误解,但计算结果却比正确答案更为精准。
偶然一次的“误入歧途”但结果却出乎意料,瞬间激发了陈鹏羽的探索欲,在深入思考后又与经济老师进行探讨,并且为之感叹:这个思路和想法确实很新颖!未来你真的可以深入研究一下这个课题!
在经济学这条道路的探寻中,陈鹏羽了解到,经济学其实是一种思维——用科学的方法去回答社会和经济中那些重要而有趣的问题,并且寻找最优的解决方法。
对于升学结果的耐心乐观等待,也是一种能用经济学解释的智慧。
05、杜欣钰的敏捷与清醒
文思敏捷、自我认知、人间清醒,是杜欣钰给人的第一印象。
对于数学的热爱,杜欣钰认为“数学不只是数学,数学是一切科学的基础”。
在择校期间,杜欣钰被新府学完整的规划课程打动,预判和分析是数学带给她的理性思考,而升学中心与人生规划让她有一种自己把控人生,追寻热爱的真实感。

从雅思6.0到AP6门5分再到托福111;从澳洲AMC、CAT、加拿大COMC到英国BPhO、美国物理碗;从班级学习委员、课代表到学生会副主席、社团社长;从朗诵大会古筝伴奏到在新年庆典导演并主演英文歌舞剧,对这4年不到100字的总结,背后是杜欣钰的“走出舒适区”、“直面自己的不足”、“跳出对未知的恐惧”。
但在杜欣钰看来,无论如何,总会有遗憾。遗憾ACT和MAT成绩不是很理想,明明还有空间;AP申英国,还是有一点力不从心;如果当初选择A-Level……
沉默片刻,杜欣钰还是会毅然决然的选择AP课程,她决定用数学思维跳出来再看这个问题,接受这个遗憾。她也感谢学校的升学立交桥机制,让她的未来拥有更多可能。
06、邢圃睿的坎坷与深刻
邢圃睿是一个打小儿就喜欢体育,并且运动兴趣特别广泛的孩子。长跑、公路骑行、街舞、橄榄球、棒球等等,一切感兴趣的运动他都愿意尝试,但他认为这些都只是兴趣爱好,并不能成为以后的谋生之道。

来到新府学时,邢圃睿的升学目标剑指理工商科。但小时候不科学、未经热身、透支的运动习惯积累的问题慢慢暴露出来。
各种慢性病结构性损伤、胫骨结节以及结节导致的关节炎……一些物理损伤会伴随着季节给邢圃睿带来不同程度的病痛,并且没有一劳永逸的治疗方法。他的妈妈也因为长时间从事设计类相关工作,也慢慢出现了脊柱侧弯、腰间盘突出、腱鞘炎等问题,也被这种无法根治的顽疾折磨。
直到接触到了运动医学和物理治疗,他和妈妈的病情都有了肉眼可见的缓解,对未来发展的认知开始改变。
但病痛并没有让他真的放弃什么,反而让他想帮助更多被类似顽疾困扰的人,可以通过运动医学、物理治疗这种安全的方法,获得身体上解放和轻松。这也正是他转向运动医学相关专业的原因。
新府学高中部作为北体大篮球手球俱乐部基地校,同时拥有专业的高校支持与教练资源,对体育有更深刻的理解,为邢圃睿在运动医学和物理治疗方向的发展提供了很多建议和支持。随着身体的好转,他也顺利加入了校篮球队,并最终收获了UCL的运动医学专业offer。
生活,高峰有时,低谷亦有时,而未来就在现在的某条延长线上,只要肯努力,无论哪个方向,都是向上。
07、马光裕的反思与豁达
马光裕在小学阶段练短跑,初中开始接触击剑并在全国、省、市级竞赛中频频拿到一等奖,高中来到新府学开始接受规范的篮球锻炼,但他没有走上职业运动员的道路,而是选择了体育管理。
马光裕从小就表现出了运动天赋,但也因此被贴上了“只会练击剑”的标签,这让他意识到成绩好也许只是一方面,环境的友好程度也左右着体育未来的发展和“出路”。

“我是为了什么坚持体育呢?”马光裕开始反思。
在出国访问时,他看到了不一样的体育氛围,是一种对运动过程的享受,家长对孩子的体育发展不仅支持,而是一种骄傲,一种普遍根植于他们内心的认同感。
从未接触过的体育理念和教育理论让他意识到,体育不单纯是为了发展身体,或是身体操练、运动竞赛的代名词,而是通过大肌肉组织的随意运动,对整个人进行教育,培育三育并重人才,是一种体验感,一个人的精神财富。
再想到“到2035年,要建成‘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的远景目标,马光裕找到了自己的发展方向——体育管理专业。
来到新府学,他加入了篮球队,也对体育教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他也进一步加强文化课和语言的学习,在收获运动、朋友、经历的同时,还被UCL青睐,顺利拿到名校offer。
有热爱就坚持下去,有梦想就去追寻,这就是马光裕一直以来秉承的信念。
对于新府学高中部的孩子们来说,那些刷过的题,熬过的辛苦,走过的困惑,终将迎来光明。
当积累与耐心慢慢发芽,当多元与笃定相生相伴,当乐观与等待双向奔赴,当敏捷与清醒成为常态,当坎坷与深刻促进成长,当反思与豁达正向循环,你才不辜负那些如星般闪耀的梦想,和从容走过的学习生活。
这就是被名校青睐的新府学少年。
